招行回应高盛报告:政府平台的融资风险整体可控
2023-07-10 19:31:12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10日,记者获悉,招商银行(600036)投资者关系部门发布《关于高盛报告涉及CMB有关问题的澄清》。
(资料图片)
此前,高盛发布了一份下调国内多家银行评级的研报,引发银行业界的争议。
招行在上述澄清中称,从该行收到的投资者问询和反馈来看,部分文字确实对部分投资者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并引发投资者对招商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该行有必要对相关情况进行澄清。
招行称,高盛报告中所使用的“implied loss ratio of credit portfolio in debt investment book”,缺乏逻辑性。指标分子是所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中的阶段三损失准备,分母使用的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中的“其他投资”。前者是所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的阶段三损失准备,后者则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中的一小部分,报告将两者简单相除缺乏逻辑性,而且报告也不对该指标进行任何解释说明的做法,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误会。进一步而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的阶段三损失准备,大部分来自于理财回表的问题资产所产生的准备,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的“其他投资”中的绝大部分资产并不是理财回表资产,据此计算的比率的逻辑相关性方面的缺陷就更为突出。
此外,招行称,该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的资产质量优良。2022年末,招商银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1.58万亿元,剔除理财回表因素之外的不良资产极少,资产质量优良。招行称,该行始终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管理政策,严格执行资产分类标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目前不存在该暴露未暴露的风险资产。除已披露的不良资产之外,该行预期未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仍会保持优良的资产质量。
招行称,高盛报告中所使用的"implied loss ratio of credit portfolio in debt investment book"指标高达25%,原因在于:
其一,招行按照监管精神,近几年持续收缩“其他投资”规模,该科目从2018年的2534亿元已经下降到2022年末的1273亿元;
其二,阶段三损失准备增长,余额达到323.68亿元,但其并非主要来源于表内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中的债权投资,而是主要来源于理财回表,招行对理财回表资产进行了充分的拨备计提(2022年末该部分的拨备计提比率达到95%)。
此外,“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中的“其他投资”的不良资产,目前暂无明确的核销处置政策依据,仅能依靠清收等有限的方式处置,阶段三损失准备消耗进度缓慢,导致高盛报告中所使用的“implied loss ratio of credit portfolio in debt investment book”指标居高不下。
招行称,高盛报告推断该行仍需进一步确认340亿元的债权投资不良资产,且仍需进一步确认340亿元的损失。实质上该行年报已经披露“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中阶段三资产余额为341亿元,阶段三损失准备324亿元,两者都已经充分披露和充分计提,该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并不存在高盛所推断的需进一步确认和计提的损失情况。高盛报告还提及,该行仍有60亿元的不良贷款需进一步确认,计算依据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和垫款”中阶段三资产余额占比,来计算招行“实际”不良贷款率,并进而推断招行仍有60亿元的不良贷款没有确认。此处分析师忽略了一个基本常识,即计算不良贷款率时,分母当中包含了票据贴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款和垫款”),而由于票据贴现当中一般没有不良贷款,因此不良贷款率自然会比“以摊余成本计量 的贷款和垫款”中阶段三资产余额占比要低。
招行称,高盛研报中涉及招商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招行一直以来都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高度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结构性和区域性风险,对政府融资平台业务的管理审慎严谨。该行称,在客户准入环节,坚持“优选区域、择优支持、合规运作、强调自偿”;业务规模总量较小、占比低,截至2022年末,招行表内贷款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业务余额1325.64亿元,较上年末微增90亿元,仅占该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32%,平台债投资规模很小,包含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在内的所有地方政府相关融资远低于高盛推测的1万亿元;政府融资平台融资业务的不良贷款率0.14%,较上年末下降0.49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优良,招商银行地方政府平台的融资风险整体可控。
关键词: